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期,高校正从 “信息化” 向 “数字化”“智能化” 教育信息化更高形态迈进。传统校园铜缆网络传输性能弱、成本高、布线复杂,随着校园数字化推进,VR 应用、多身份人员多终端接入、众多专网等使网络数据流量暴增,且传统网络架构复杂难维护、运维压力大,已无法满足需求。全光网络以高带宽、易运维扩容、超长传输、绿色低碳等优势,成下一代园区网优选。杭州网世科技凭借新华三全光网络解决方案,助力高校突破传统网络瓶颈。

1、带宽诉求变大:校园数字化、智慧化推进,数据流量剧增。校园 VR 基本体验需至少 20Mbps 带宽,舒适体验需 100 - 200Mbps,极致体验需 1Gbps 以上,传统网络带宽不足。
2、人员身份多样:校园人员身份有职工、老师、学生、外院人员、访客等,不同身份网络访问权限不同,且人均 2.5 个终端,每个终端日均在网 5.4 小时,访问数据量大,接入认证和权限管理挑战大,需优先保障关键业务高速访问。
3、专网数量多:智慧校园建设中,信息化、后勤、安防等多个主体涉及教学、科研等多个专网支撑的智能化业务系统,专网重复建设、多头管理问题突出。
4、结构复杂,不易维护:传统铜缆每百米需增网络设备及弱电机房、空调等,网络结构复杂难管理;校园网络规模扩大、复杂度提升,运维以故障驱动为主,智能化运维手段覆盖率低,应对网络问题缺乏有效手段。
杭州网世科技为高校打造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光校园网络,具备链路光纤化、融合组网、配置自动化、业务精细化及运维智能化等特征。
1、链路光纤化:以单模光纤为传输介质,用新华三以太交换设备或 PON 设备组网,分以太全光和 PON 两类。光纤传输远,万兆光模块单模光纤达 20 公里,超五类、六类网线;损耗低,100 米时损耗仅 3%,铜缆损耗大且随频率升高剧增;速率高,单波超 400Gbps,是六类网线 400 倍以上;抗干扰、安全且生命周期长(30 年)。
2、融合组网与带宽设计:采用新华三三层架构(核心层 - 汇聚层 - 接入层)。核心层,单校区用两台新华三高性能核心交换机双机(M - LAG)保可靠,多校区核心交换机 100G 互联并预留升级 400G 接口;汇聚层用新华三高转发汇聚交换机双机(M - LAG),区域汇聚核心与汇聚 100G 互联,楼宇汇聚双 40G 链路聚合上行且可升 100G;接入层分有线无线,有线用新华三接入交换机单机,10G 链路上行连楼宇汇聚,无线 Wi - Fi 通过 2.5/10GE 上联,推行万兆入室、千兆到桌面。

3、集中供电:3、依托新华三方案,有两种方式,一是用交换机内嵌供电模块或单独 PRS 供电设备,单独走弱电供电线缆到受电交换机 / AP;二是通过光电混合缆,整合输电解铜线与光纤,同步解决宽带、用电、信号传输问题。

4、运维智能化等特性:利用全光网络易运维扩容特点,结合新华三智能化手段,实现配置自动化、业务精细化管理,提升运维效率。
1、性能提升:全光网络高带宽等特性,满足 VR 等应用及多终端需求,保障关键业务访问,提升校园网络性能,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。
2、运维简化:光纤减少设备和机房使用,减轻维护量;结合新华三智能化运维,改变故障驱动模式,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3、资源整合:融合组网与精细化管理,解决专网问题,整合资源,提高利用效率。
4、长期效益:光纤长生命周期减少更换成本,集中供电等优化能耗,实现绿色低碳,兼具经济环保效益。